Thursday, May 14, 2009
中国内需低迷 贷款政策难辞其咎
Michael Pettis
中国非同寻常的贷款增长已经开始让人们担心有可能会再度爆发90年代时的那种不良贷款危机。第一季度新增贷款6,700亿美元,在短短的3个月里贷款总额就增长了15%,许多评论家都猜测这些钱到底流向了哪里。但很少有人思考这对中国的总体经济改革进程会有什么影响。一句话:影响很大。
要了解影响的原因和方式,首先应先看一看中国目前的增长模式。过去30年里,决策者一贯鼓励高储蓄和高投资。其结果是生产能力远远超出了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或能力。因此,中国只能依赖出口,尤其是对美国的出口来吸收过剩的产能──尤其是在过去的十年里,美国消费者也很乐意这样做。但对美国消费能力的疑虑表明,中国目前需要进行的一项最重要的改革就是通过扩大内需降低对美国消费者的依赖。
现在的问题是,政府指导或补贴的银行贷款往往都支持了产能的建设。上世纪90年代时就是这种情况。中国的银行主要作为政府的政策部门行事,它们将贷款投入到了经济效益低下的项目中。几乎无法避免的后果是不良贷款急剧增加到足以威胁中国银行体系生存能力的水平。可信度较高的估计认为,不良贷款的损失占到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0%至50%以上。
回过头来看,决策者当时采取的对策破坏了消费的增长。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为了改善银行的资产状况,银行监管机构主要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使用政府资源向银行注入资金,二是将存款利率设定到大大低于贷款利率的水平。为了确保银行的高利润,存贷款之间的息差超过了市场自行决定时应有的水平。
这从两个方面打击了消费。显然,通过将大量纳税人的资源用于支付预期损失,监管部门从中国的收入中拿走了本可以进行消费的大部分资金。影响更大的政策是:压低企业贷款利率,以减缓不良贷款的增速,和为了保证银行的盈利能力而将存款利率压得更低。实际上,中国的储户被迫接受低得可怜的储蓄回报率,以帮助银行凭借高息差获得的利润获得资金。
在美国,降低利率会鼓励人们今天消费,不再为明天而储蓄。但在中国,大多数储蓄都是银行存款,储蓄收益是家庭总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降低存款利率会增加储蓄率。由于这些以及其他政策限制了消费,增加了储蓄,其他政策──如以极低的利率向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大规模发放贷款的政策──迫使国内生产快速增长。这加剧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只有国内消费才可以解决。
同90年代相比,现在的不同之处在于,美国消费者这次不会再帮着消化过剩的产能了。随着美国家庭修复负债过高的局面,很明显美国贸易逆差居高不下且不断扩大的日子已经成为过去时了。为了让产能过剩的经济重新平衡,并保持经济的继续增长,中国国内消费的增长速度需要多年远远超过国内的生产水平。
这就是目前的刺激政策为何如此危险的原因。虽然银行贷款的激增可能暂时缓解全球收缩对中国经济和就业的影响,但它很可能会带来不良贷款再次大幅增加。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在短期内中国将被迫再次修复和重建银行资产负债表,要么是向银行直接注资,要么是强迫储户补贴银行,最有可能的情况是这二者的结合。
这些政策将以与过去同样的方式限制今后国内消费的增长,产生的不良贷款数额越高,对消费增长的抑制作用就越大。随着中国无法依靠美国填补中国自身消费与生产间的鸿沟,中国将面临GDP增长受到国内消费增长严格限制的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限制未来中国消费增长的措施都必然会限制中国经济的增长。新增贷款的爆炸式增长就可能会如此。为了换取暂时的反弹而鼓励新一轮大规模资本的不当配置,中国可能会让自己陷入多年的低速经济增长。
(编者按:Michael Pettis为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