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ugust 16, 2009

危机考验中国出口竞争力

沈明高 现有政策稳定了中国出口市场份额,却难以避免出口和外贸顺差的滑坡,未来中国出口增长仍然有待外需转暖。就贸易政策而言,在发达国家,应以稳定出口市场份额为主;而在新兴市场经济,存在着扩大外需市场份额的空间 全球金融危机重创世界经济,并通过国际贸易管道冲击中国经济。今年1月-7月,中国出口同比下降22%,进口下降23.6%。去年以来,外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由正转负,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净出口负增长使得GDP增长放慢2.9个百分点,而国内投资与消费对GDP增长合计贡献了10个百分点。未来中国经济能保持多快的增速,部分取决于库存和净出口何时能够正常化,从深幅负增长回到正增长。 这次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形成的外部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中国出口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全球经济企稳迹象逐步明朗化,出口竞争力对于消化国内产能,勾画中国经济全面复苏的路径,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这包括出口产品结构、出口产品的量价比、出口市场份额和出口企业类型。 从出口产品结构来看,大约不到25%为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包括皮革、木制品、纸制品、纺织品、家具、旅行用品及箱包、服装和鞋类制品,其他75%的产品属于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包括金属制品、非金属矿制品、钢铁、机电设备、通讯设备和运输设备等。 危机前,这两类产品的出口变动趋势非常类似,但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略快于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危机对不同类型产品的影响次序有明显的差异,在危机早期的2008年,中国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明显放慢,同比增速从前两年的20%下降至10%以内;相反,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速则基本维持在先前的近30%的水平(图一)。之后,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受到国际市场显著萎缩的影响,2008年8月下跌幅度明显加快,而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则直到2009年1月才深幅下探。 相对而言,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受到冲击的力度较大,持续的时间较长,其同比增幅在去年11月大跌之后,跌势持续至今年上半年,同比增幅维持在负30%左右。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则在2009年的前两个月探底,出现了同比30%的负增长,但之后迅速回升并稳定在10%左右的负增长。因此,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在危机前虽然稳步下降,但危机后却出现了暂时回升的趋势,而所谓具有高附加值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却依然一蹶不振。 数据显示,中国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对此次全球危机更敏感。首先,这次危机源于发达国家,与这些经济相配套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需求萎缩严重。其次,资本与技术密集产品需求弹性较大,而劳动力密集型产品需求弹性较小,当经济下滑时,前者受到的冲击大于后者。再者,中国很大部分的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在资本与技术相对密集的产业,如机电和通讯设备。当母国受到经济冲击时,境外投资通常收缩,甚至回撤(如2008年下半年发生的中国东北部韩资企业的撤出和东南部港、台资企业的撤资),造成这些行业投资、生产和出口明显下滑。最后,当消费者收入下降时,倾向于用价格较低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替代价格较高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 这说明,中国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品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这虽然有利于在危机时期稳定中国的出口,但由于其占出口的比重较小,难以独自担当推动中国出口增长的重任,未来出口复苏仍然有待资本与技术相对密集的产品出口的回升。 从影响出口的数量和价格两大因素来看,到目前为止,中国出口仍然主要依靠量的增长,出口产品展现了一定的韧性。对中国商品出口额的分解显示,出口商品平均单价变化趋势相对平滑,但不足以避免出口增长的宽幅波动。在2008年7月以前,出口单价指数同比稳中有升,在2008年上半年达到高峰,上升10%左右(图二)。去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国商品的出口单价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今年6月同比下降10%。 相比单价变化,中国商品出口数量的波动仍是决定出口额变化的关键因素。数据显示,在2008年7月之前,中国出口数量指数同比增幅保持在20%-30%之间。危机爆发以来,出口商品数量从同比增长20%深跌为同比下降超过20%,带动出口额增长同步下滑。虽然现有数据还难以判断中国产品的定价能力与其他新兴市场经济相比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但现有数据表明,中国出口增长仍然以量取胜。 当然,在出口数量萎缩同时,如果中国占出口市场的份额依然保持稳定,这代表中国出口的相对竞争力没有受到危机的影响。从我们选取的主要发达经济与新兴市场经济来看,来自中国的进口占这些国家本国进口市场份额的比重均略有下降,但近期有明显回升的态势(图三)。中国占这些国家或地区进口市场份额明显地区分为三个梯次,日本代表了第一梯队,2003年,来自中国进口占该国进口的比重即已达到20%左右,在这之后也基本维持在这一水平;欧美代表了第二梯队,中国进口占比目前也已经接近20%;“金砖四国”中除中国以外的其他三国属第三梯队,中国进口占比快速上升,正逐步接近并超过15%的水平。 这给我们一个直观的判断,即20%很可能是一个国家中来自中国进口产品的比重的上限。在达到这个上限之前,中国对这些国家出口的增幅会明显高于该国进口增幅,一旦接近上限,中国对这些国家出口的增速取决于其进口的增速,即中国进口占比趋于稳定。换句话说,未来中国出口增长在发达国家以稳定出口市场份额为主,在新兴市场经济,仍存在着扩大市场份额的空间。 具体而言,中国对欧美出口占这两个地区进口比重的变化趋势非常相似。2005年至2007年末,欧美从中国进口的货物占其全部货物进口的份额保持在15%左右,并每年平均上升一个百分点。这个份额有明显的季节变动趋势:每年的一季度略有下降,二、三季度稳步上升,四季度再下降。但是,这个季节趋势在2008年没有显现。 受危机影响,主要发达经济体(美国、欧洲和日本)的进口从2008年11月开始都有大幅度萎缩。截至2009年5月,美国进口同比下降36%,日本下降38%,欧盟下降28%。但是,在此期间,欧美从中国进口货物的比重一反多年常态,没有出现四季度的下调,反而持续上升,并于2009年1月达到2005年来的顶峰(20%)。虽然此比重受季节因素影响在之后一两个月中略有下降,但3月过后,重新强劲反弹。日本从中国进口占其进口总额的比重,危机前基本保持在20%以上。2008年这个比重有所下降,但却被危机再次推高,也于2009年1月达到2005年来的最高值(25%)。 欧美日与中国的贸易结构特点或可以解释上述现象。由于发达国家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多为价格相对低廉的中低端产品和生活必需品,危机爆发和持续削弱了这些国家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意愿,最先被削减的,通常是价格较为昂贵的高端产品和奢侈品。因此,虽然发达经济体的进口受消费疲软的影响出现了滑坡,但从中国进口的比重反而上升。 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中,以俄罗斯、巴西和印度为例,从中国进口占其进口额的比重也在2005至2007年节节攀升。三年间,俄罗斯从中国进口的比重从5%上升到近10%,印度从近9%上升到14%,巴西则从7%上升到10%。这三国的进口同样也受此次危机的沉重打击,一改迅猛上升的势头,转而急速下行,并于2009年1月开始进入大幅度同比负增长。俄罗斯到2009年5月进口总额同比下降43%,印度到4月下降35%,巴西在7月则下降34%。不同于发达经济体,俄罗斯和印度从中国进口货物占其进口总额的比重在危机前后没有大变化,仍遵循其原有的季节变动趋势。巴西从中国进口的比重在2月之后缓慢走低,但在7月又开始抬头。这说明,由于新兴市场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与其国内商品和众多进口品类似,没有明显的特殊性,因此,遭遇危机时,无法拥有类似在发达国家市场的价格优势,显得更为脆弱。 从出口企业类型来看,近来出口企业结构中存在着国有化倾向。在过去多年中,市场化进程持续带来的结果是国退民进,国有企业出口份额从1995年的超过70%下降到2008年的不足30%(图四)。但是,危机爆发以来,国有企业出口份额下降的趋势骤然减缓,进口份额甚至有所上升,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危机爆发和持续对外向型中小企业的冲击最快也最为强烈。另外,中国政府迄今为止应对危机的货币和财政政策,都更多向大中型国有企业倾斜,客观上支持了出口行业的国进民退。 国进民退将会对近期中国外贸顺差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自2003年以来,中国国有企业基本维持了外贸逆差,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政府推出刺激经济计划之后,国有企业进口增长或进一步导致国有部门外贸逆差的上升。如果现阶段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不能有效渗透和传导到民营部门,普遍惠及中小企业,那么,未来外贸顺差将面临较为严峻的负增长形势。 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对中国出口竞争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中国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仍然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中国出口增长仍然有赖于外部需求回升拉动资本与技术相对密集产品出口的复苏。现有稳定外需的政策侧重于提高出口退税率,同时维持了人民币币值的相对稳定;危机对中小企业出口的冲击,以及国有企业友好的刺激政策,遏制了国有企业出口占比持续下滑的趋势,但这都无助于改变中国外贸顺差负增长的基本格局。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无非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被动地等待外需的复苏,另外一种可能是主动地扩大内需特别是国内消费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