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21, 2009

美国将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中心

国际市场11月综述:美国将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中心   时至今日,全球资本市场依然在股灾中的不确定走势中运行。多个市场的反弹在延续,但相应的经济数据和基本面并没有扭转趋势的迹象,这样的现实只能说明,本轮上升依然是反弹,而不是资本市场预先转向,已担当起未来经济扭转先行指标的角色。全球各大央行在政府的救市表演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当然,数据是数据,经济是经济,人性是人性,在资本市场上,投资的艺术和对人性的考验远比解读经济数据困难得多,因为大资金在恐惧的心理上远比小资金脆弱。   从操作者的角度来看11月份的全球市场,中国A股率先于11月7日和10日分别确认了向上的反弹通道,而美股迟至11月21日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反弹。至于A股本轮反弹的高度,我们的看法是上证指数能够站稳2300点就是非常大的胜利。   美股在 11 月继续展示了“上蹿下跳”的本事,从 money center(货币中心)的花旗集团到摩根大通,从股神巴菲特的高盛到通用电器,从GM 到福特,我们看到了美国这个庞大的金融资本机器自我纠错的动能在大幅度启动后正在迅速消灭全球产业资本。金融业从资本市场的动荡最后延伸到money center 的恐慌, 以稳健著称的百年银行业老店花旗集团从最高的57 美元跌至 3美元,以防守著称的华尔街第一大投资银行高盛从年前的 250 美元跌至 47 美元,全球最大的通用汽车公司的股价更是跌至 50 年最低的 1.7美元,而由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创建的新技术革命的标准通用电气公司 GE,由年前的 42 美元跌至 13 美元,以上的这些现象已经非常清晰地表明, 本轮股灾绝不会是仅停留在金融资本行业内的次贷损失,这是市场对全球经济在过去15 年中自我快速膨胀的总纠错行为, 这与美国1920~1929 年新兴经济狂热的牛市引发的1929~1933 年的熊市特征完全雷同。资本市场演绎了一代又一代,但本质毫无两样。   11 月份港股和 A 股的联动反弹, 在 10 月下旬到 11 月上旬尤为突出。市场舆论较为一致地认为下一轮经济实体的发展将从中国开始。但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观点也许并不符合实际。 从过去 500 年全球经济历史发展来看, 美国用了 150 年超越了英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从结构性上还有很多成为世界强权经济所不具备的条件特别是人民币在本轮全球性股灾后是升值还是贬值上,会直接成为中国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先行指标。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英国和美国在过去 150 年中各自霸占了大国经济话语权的重要一步就是货币全球化,特别是美国将美元输出全球化,赋予了该国世界经济的定价和话语权。如果说人民币不能达到美元在世界货币中强度的一半,那么在本轮股灾中,中国的经济复苏就资本市场层面而言,是很难超越美国的。12月份人民币开始走弱,也说明了中国管理层对外向型出口经济依然十分依赖。   尽管美股最近的走势明显弱于A 股,但我们认为,美国市场目前修正得越充分,其后市步入新的经济复苏轨道就越扎实。当然,催生美股新牛市的可能性在目前仍不具备,我们初步预计牛市的曙光在 2009年下半年出现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企业盈利在经历了 2008 年大幅度衰退后,2009 年三季度以后盈利强度或许会出现同比与环比的双双上升。而美股的新经济领导板块目前除了“生物制药”和“教育领域”外,“国防科研”也是应该关注的重点。   就新一任总统奥巴马来看,我们认为其竞选经济纲领一旦实施,很可能会引发美国经济的灾难;然而这个优秀的政治家实际上会做出何等举动,我们现在不得而知。仅从美国历史上“第一任黑人总统”这个现实出发,可以说明,美国人民的前卫思想依然引领风骚。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美国这个“年轻的民族”&“年迈的资本主义强国”,或许并不像很多中国经济学家们看上去那么没落。我们判断,全球经济复苏最快和最迅速的地区。仍将在美元强势的美国,而中国在本轮全球股灾后,很可能将取代日本在全球经济版图中的地位。    A股基本面解盘   一,随后两个季度的企业盈利堪忧。就11月经济数据和A股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期来看,我们倾向于认为中国当前已不是大家所期望的经济 “软着陆”,而恰恰是最为恐惧的“硬着陆”。11月27日央行巨幅降息108个基点,从刺激经济成长的角度来看这是利好,但是从解读资本市场的操作语言来说,这是彻头彻尾的利空。也就是说,这个超预期动作让我们看清了中国经济基本面可能比预期得要糟,因此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上市公司的季报以及 2008年年报的难看程度可想而知。   管理层最近连续出台了降低利率、扶持房地产市场、与其他大国就国际金融风暴共同维稳、出口退税上升、鼓励大股东增持等一步步引导刺激市场的措施。在一轮新的经济循环中,谁是下一轮经济复苏的受益者,将是直接导致大小非是否继续减持套现的关键。   二,基建板块难以走出真正牛股。由于政策和资本在中国资本市场中的特色关系,我们认为不折不扣的“随行就市”就是最好的策略。因为管理层虽然加大经济刺激的力度,但 4万亿元最终有多少能够落实到利润成长上还不得而知。基建虽然是当前最大的投资项目,但历史上中国投入基建的资金最终几乎 100%都是在“三角债”关系中结束蜜月。   当前利率不断降低,但银行借贷非但不会放松,而且会趋紧。因为经济处于下降期时,银行审核贷款项目的安全性和条件将更为苛刻,而一旦贷款人无法还贷,对于银行来说就成为了坏账。我们同时也注意到基建项目是管理层的硬指标,最终无论银行的主观意愿如何都将以政治任务完成,因此就基建板块能否最终从4万亿元的基础投资建设中大幅度持续获利,我们认为不确定性大于确定性,这也就是 11 月份我们看到大盘指数远远弱于中小板指数走势的原因,因为大部分基金经理们玩的就是反弹卖出、高位走人的把戏,别指望那些大幅暴跌的基建股会真正成为下一轮新牛市的中坚力量,上档供给和套牢盘的压力,注定这些板块中难以走出真正的牛股。   三,1664 点被再度考验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近一个月来最频繁被问及的两大问题是: 底部区域及反弹是否结束。 10 月 28 日上证指数的 1664 点到底是不是一个底部区域? 如果按照 1929~1933 年美股的情况来看,当时的 PB(市净率)大约为 1.5 倍,若以此为参照,1664 点或许为底;然而从明年的“小非”解禁问题来看, 加之企业盈利如出现负增长,那么 1664 点被再度考验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在过去半年中,尽管关于平准基金的风传不绝于耳,但我始终坚持认为,中国不可能发行香港模式的平准基金,而会采取稳定权重股中的“纯银行板块” 这样的方式来稳定 A股市场。当去除中国石油这个指数中的“怪胎”成分后,整个银行板块占据了指数成分的 30%以上,因此,只要“纯银行股”价格不再创下新低,那么A股市场就能保持稳定。   四,操作上以分批逢高卖出为宜。我们认为这次反弹的凝聚力不是基建股,而是中小板中的成长股。在11 月 7 和 10 日确认了本轮反弹上升通道后至今,我们的操作建议是耐心等待指数动能最终反弹衰竭后予以全部卖出,即分批逢高卖出是这轮反弹的操作总思路。在保险基金、社保基金和共同基金三大主力还不具备进场长期做多意愿时,年底的“基金排名行情”是这轮政策反弹行情中的又一股动力,但这不能改变我们认为“行情是反弹而非反转”的观点。因此,必须严格遵守市场告诉我们怎么去交易而不是主观上想如何交易的原则。至于本轮反弹会到哪个位置,猜测行情是毫无意义的,资本市场是个最彻底的无神论世界。   技术面分析:美股筑底仍不明朗 A股应看中小板指数   我们先从美股来说,11 月份标普 500 指数核心区域的大幅度震荡显示市场不同力量间角逐之激烈,但成交量说明依然是卖出大于买入,这点在周 K 线上一览无遗。而以稳健著称的道指运行于 7400~9000 点之间,这是20%左右的巨幅震荡。 纳斯达克指数在 1400~1800 点之间上蹿下跳,这种接近 30%的大幅波动不应是底部构筑的应有动作,也就是说仍有过多的投机性资金在其中折腾。   美股目前三大指数依然在筑底过程中祈求市场的认可, 而就我们统计和研究了美国股市在过去 120年中大大小小所有指数跌幅超过30%的熊市底部后发现, 在真正筑底完成之前, 每 4 个反弹中有 3 次是以失败告终的,因此本周美股的反弹能否成功,仍取决于有没有更多的具有核心竞争凝聚力的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够汇集形成后续动力,这点目前仍不明朗。   由于全球的原油和黄金价格不断下滑, 导致所有的商品领域品种在过去 4 个月中大幅下跌。由于目前仍在新的震荡上升通道中运行,因此对新能源板块依然保持看空。   而中国A 股的反弹上升通道在 11 月 7 日和 10 日确认形成后,在 11 月 15 日后市场出现了 2 个大危险信号和 1 个小危险信号。我们认为,一个成功的反弹可承受我们所设计的 4 个大危险信号, 因此保持 85%以上的现金仍是目前的必要之选。目前指数的运行尤为重要,上证指数如果能够带量突破 2060点以上,那么上证指数将会有较大可能性突破 2350 点;深圳成指如果能够带量突破 7000 点并且站稳,那么在 12 月底前向上挺进考验 7750点将是非常有希望的。而本轮反弹的重点中小板指数, 如果成功带量突破 2500 点, 那么它将直接冲击2860 点区间的阻力位置。   我们建议投资者现在可以将中小板指数作为市场的强弱对比指标,一旦中小板指数开始走弱,或者其中的领导股开始大幅度疲软,那么反弹结束也就为期不远了。由于从目前到年底是企业基本面消息真空期,因此对于这波行情,索性抱着“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的想法,以“消极”去化解心中“积极”的冲动魔鬼,未必是糟糕的选择!   (作者为上海鑫狮投资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