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19, 2015

是他说服中共领导层 让人民币贬值

是他说服中共领导层 让人民币贬值 www.creaders.net | 2015-08-18 22:27:33  英国《金融时报》 | 1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20世纪80年代初, 一个博士生敦促中共解除价格管制,允许进口电视机,吸引了中共最高层领导人的注意。这个出身于高级干部家庭,大有前途的博士生就是周小川。
三十年过去,身为中国任职时间最长的央行行长,周小川还在说服中国政府领导层相信经济改革的好处。上周他说服中共领导层让人民币贬值,这可能会是他漫长职业生涯的最高成就,此举为人民币的自由浮动、成为能够挑战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铺平了道路。
  中国央行(PBoC)上周二突然宣布下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近两个百分点(这是自1994年以来的最大降幅),让市场猝不及防,并形成了所谓的汇率战前景。对内,周小川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议这一举措时,称它关系到国家利益,是经济增长大幅放缓形势下提振经济的一个必要举动。对外,中国央行将这次贬值描绘成朝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人民币交易自由化迈出的一步。周小川希望这种描绘能防止引发竞争性贬值,同时说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人民币纳入其储备货币篮子。
  能够让国际市场和中共党内中流砥柱都认同他的改革,标志着周小川作为一名了不起的技术官僚,站上了自己政治权力的巅峰,即使他已准备退休。虽然周小川常被比作中国的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但央行行长这一位置在中国的影响力远不如在美国。加息或降息这样的大决定是由中共领导人作出的。但与大多数岗位一样,是人赋予位置以权力,而不是反过来。
  周小川与习近平以及其他许多高级领导人一样,也是“太子党”出身,这一点赋予他远超官方头衔的影响力。周小川出生于194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年。他的父亲二战期间成为早期共产党员和地下工作者,后曾担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除了官方生平简历,中共高层领导人的个人信息被认为是国家机密,关于周小川父亲个人生活的公开信息非常少,只知道他的妻子是前化工部高级官员。
  1966年,周小川从北京一所重点中学毕业,同年,文革开始了。据两名知情人透露,周小川曾是一个红卫兵组织的领袖,这是一个迫害教师、“坏分子”和“走资派”的残暴组织。只要是过去几十年曾见过周小川的人,都很难相信这位慈眉善目、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男士曾卷入过当年那些暴行。
000054189_piclink.jpg
  1968年,与其他数百万叛逆的青少年一样,周小川被下放到了偏远寒冷的东北地区的一家国有农场,在那4年放逐生涯中,他靠着听被禁的古典乐唱片来支撑精神。1973年,周小川的父亲平反,他因此获准回到北京,开始了学术生涯。在上世纪80年代,他在美国短暂地学习了一段时期,回国后就加入了一群年轻的技术官僚当中,努力推动中国向西方开放。
  在1989年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上台后——江泽民曾经是周小川父亲的门生——周小川这颗政治明星真正开始冉冉升起。周小川在许多政府部门担任过一把手,包括中国证监会(CSRC)——他在证监会由于努力打击新生资本市场的腐败而被称为“周扒皮”。他的头衔又一次没有反映出他的真正影响力。对于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股票市场的建立、上世纪90年代末银行的纾困和重组、2000年代初股票市场改革以及自那以后债券市场的培育,他都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周小川经常出席IMF的会议,他睿智、英语流利、富有幽默感而且网球打得还不错,这些都让西方人折服。美国前财长汉克?保尔森(Hank Paulson)说,2006年劝说自己接受本已拒绝的财政部长一职的就是周小川。但这些让周小川颇受西方精英欢迎的特质,在国内却往往对他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国内,周小川被指责过于自由化、过于“外国化”以及与美国走得过近。
  周小川自2002年担任中国央行行长以来,媒体曾多次错误地报道称——至少有两次是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的——他的政治生涯即将结束。周小川还一直是海外中文媒体的抨击目标,曾遭受各种指责,从内幕交易到向外国人廉价出售中资银行。2010年,有谣言称,为了逃避因美国国债投资亏损遭受惩处,周小川已叛逃到美国,随后中国央行不得不发布了周小川与外国要人在北京会晤的照片。
  曾担任美国中央情报局(CIA)中国事务高级分析师、现在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任职的克里斯托弗?约翰逊(Christopher Johnson)表示:“显然他有时会惹恼一些人,其中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但他从未像现在这么重要,这么有权力。他很快就要退休了,因此没有什么可损失的,他绝对是铁了心要完成自己大半生致力的市场改革。”  (作者吉密欧为英国《金融时报》北京分社社长。 译者/何黎)
- See more at: http://news.creaders.net/china/2015/08/18/1571438.html#sthash.A44q0K46.dpuf

No comments: